许金桓的故事和“折腾”二字紧密相连,每一帧都写满了探索与突破。从高薪培训机构讲师到扎根赣榆的环保材料企业家,
他用17年时间,将一家初创小厂打造成拥有56项发明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,用半生诠释了“化工服务环保”。
许金桓的故事和“折腾”二字紧密相连,每一帧都写满了探索与突破。从高薪培训机构讲师到扎根赣榆的环保材料
企业家,他用17年时间,将一家初创小厂打造成拥有56项发明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,用半生诠释了“化工服务环
保”。
大学毕业后,许金桓凭借出色的能力,在昆山的一家培训机构担任培训老师,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。然而,在安稳舒适的生活背后,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个声音在回响:“只靠嘴上功夫,创造不了实实在在的价值,我渴望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。”
2005年,怀揣着对化工领域的热爱与执着,许金桓毅然辞去工作,重回化工行业,创办了新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。他一头扎进环保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中,决心用自己的所学,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。
为支持家乡的发展,2008年,许金桓带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,回到了赣榆区,落户柘汪临港产业区,开启了返乡创业之旅。创业初期,各种难题如潮水般涌来,厂房租赁、人才招聘、资金周转…… 每一项都足以让人望而却步。但许金桓没有丝毫退缩,他咬着牙,一句“关关难过关关过”,道出了他内心的坚定与不屈。“我认为企业家就是以企业为家,企业在,家就在。”他说。
幸运的是,当地政府给予了他全方位的支持。协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补贴、用地支持、协助申请 “双创人才”…… 这些暖心的帮助,让许金桓感受到了家乡的温度,也为他的创业之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在政府的扶持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,企业销售额连续十年实现翻番。
“公司取名‘新江’,就是希望能让祖国的江河都变得清澈如新,这是我最初的梦想,也是一直坚守的初心。”走进新江环保的实验室,没有刺鼻的气味,只有自动化生产线在安静有序地运转。“化工不应该被视为污染的代名词,我们有责任改变这种偏见。”
走进许金桓的办公室,一面挂满荣誉奖章的墙格外引人注目——“高新技术企业”“双创人才基地”“科技成果一等奖”“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
奖”“重金属专利证书”…… 这些荣誉是他一路砥砺前行的见证。
“这是碳化硅气凝胶,它比海绵还轻,保温效果却极其出色,未来在航天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,是“卡脖子”技术的突破。”许金桓拿起办公桌上
一块看起来像黑色海绵的物体,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。17年来,他始终坚守在研发一线,在他的带领下,公司始终走在产品创新的前沿,成功攻克了
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垃圾飞灰处理等难题,首创的垃圾焚烧二噁英解毒技术,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。
站在2025年的时光节点回望,许金桓的人生之路充满了“折腾”与奋斗。教育行业蓬勃发展时,他转身回归化工赛道;苏南企业纷纷“出海”拓
展版图时,他选择扎根苏北县城;部分企业追逐政策红利时,他却埋头深耕关键技术。“真正的企业家,就像气凝胶,看似轻盈,却能肩负起千
钧重担。”许金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,也为更多怀揣梦想的人照亮了前行的方向。